刑诉法立案时间是公安机关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应当立即立案。若是不予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9-13 14:49
刑诉法辩护人的范围的规定是: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为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
2022-09-09 10:02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等不符法院一审判决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进行上诉。其辩护人、近亲属也有权利提起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对民事部分可以提出上诉
2022-08-12 13:56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的规定:
解释对庭前会议的相关问题作了明确。
1.明确了庭前会议的适用案件范围。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
(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3)社会影响重大的;
(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2.明确了庭前会议的参加主体。《解释》规定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3.明确了庭前会议的功能。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1)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
(2)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3)是否申请调取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4)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5)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6)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7)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8)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2025-01-17 08:43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一般为二十天,最长为一个半月。根据法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应当在二十天之内审理完结,如果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审理期限,但是最长不能超过一个半月。
2024-08-22 10:14
刑事诉讼法关于补充起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后,发现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时,可以补充起诉;根据情况,可以不撤回起诉书,进行制作补充起诉书,提交给法院,也可以先撤回原起诉书,在补充侦査后,重新制作起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