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是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12-18 10:29
这种情况属于故意毁坏他人财产罪,应该负刑事责任,要赔偿损坏的车辆,如果拒不赔偿,可以按故意损坏别人财产罪进行刑事处罚。
故意撞车有可能涉嫌故意杀人刑事犯罪、故意伤害刑事犯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事犯罪。
2022-08-10 14:04
盗窃黄金,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8-23 09:05
“知道别人吸毒不举报是否犯罪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①吸毒是违法行为,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也有义务举报违法犯罪行为。但这只是法律倡导性的规定,明知他人违法而不予举报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②如果明知他人在自己的住所或由自己管理、控制的场所吸毒,而不驱赶或举报的,则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比如宾馆的老板发现客人在客房内吸毒而默许的,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这里的“容留”,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知道朋友吸毒且有相应证据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明知他人在自己的住所或由自己管理、控制的场所吸毒,而不驱赶或举报的,则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2023-06-19 11:52
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的处罚是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赔偿,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应当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2023-07-03 16:19
传谣言损坏名誉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积极消除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但是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应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防止权力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