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的范围包括: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 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规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规定: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2024-05-28 10:51
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说明应当填写以下信息:工程名称;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是否存在拖欠行为;违约处罚;其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2022-11-19 16:22
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通过以下部门维权:
1.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
4.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对方不按照仲裁裁决履行的,可以拿着仲裁裁决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理;
6.如果是对仲裁裁决不满意,也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处理。
2024-09-24 10:42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依法向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如果从时间上看,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耗时较短。《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此处的“无故拖欠”应理解为,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2025-04-16 15:34
1、拖欠工资的定义:用人单位无故超过双方约定或单方决定的日期支付工资的,或者没有超过规定的日期但是未足额支付工资的,都属于拖欠工资;
2、关于讨要工资,是有制度和法律保障的,劳动监察部门、法院都是正确的解决途径;
3、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都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2023-08-04 15:08
法律分析:不给农民工工资,报警用处不大,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涉及农民工工资问题一般是民事纠纷,公安机关处理民事纠纷一般以协调为主,往往这些问题不好协调,难以直接解决。应该直接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劳动仲裁。必须说明,农民工与包工头之间是形成劳动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因为包工头的欠条说是欠“工程款”),这点很重要,如果是合作关系,则是经济纠纷而不属于劳动纠纷,经济纠纷属于法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