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预防为主就是将预防放在防治水污染的主要和优先位置,采取各种预防手段,防止水污染的发生。由于水污染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影响程度强、致病危害大、污染容易治理难、治理成本高代价大,必须对污染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的程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022-08-10 10:29
主要违反了以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28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第29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9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第36条第二款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害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的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2022-08-11 1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28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第29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9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第36条第二款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害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的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2021-02-06 16:31
1、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2、《刑法》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首次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2-08-09 1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2022-08-08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