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一般要由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但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在原告地法院提起,或者在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22-08-09 11:51
2025-03-15 15:20
没有对方家庭住址可以起诉,但是应当满足起诉的条件。起诉的条件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2-10-12 14:05
如果在起诉前不知道被告的具体住址的,不可以申请法院调查,但可以委托律师到公安机关查询被告的户籍登记住址,在提供被告的户籍信息后,法院就应该受理的。
2022-08-09 11:18
户籍地址不一定是家庭住址。户籍详细地址和家庭详细住址是不一样的,现住址指目前所居住的地址,该地址有门牌号,但不一定是固定的住所。户籍地址即是户口所在地。
2023-02-15 16:07
户籍地址不一定是家庭住址。户籍地址是户口所在地。
户籍地是指经公安机关登记的,载明于居民户口簿的住址。根据中国户口登记条例和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父亲、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凭材料向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户籍地可以因自然人户口迁移进行相应变更。由于搬迁、学校、工作等原因,本人户籍将搬迁到工作单位、学校等,户籍所在地将变更为户籍迁移的新地址作为户籍所在地。 家庭住址是指经常居住的住所。
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和家庭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籍管理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 户籍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者家属应当主动提交户籍副本。 户口本必须妥善保管,严禁擅自篡改、转让、转借。 丢失的,应当及时向户籍管理机关报告。户口本的登记权属于户籍管理机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任何记载。 人员增减或者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持户口本向户籍登记机关申报登记。
所以,户籍地址并不一定是家庭地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