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概念上来看,询证函系注册会计师为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而获取搜集的审计证据,因此,一般情况下,询证函如欲作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使用,其对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其只能作为间接证据存在。询证函的收发双方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需要具有其他法律效力的证据来进一步证明,如买卖合同、债权转让协议、借贷合同等直接证据。当然,就以上观点,司法实践中尚存在不同意见和认定
从法理上而言,询证函本身可以作为一种间接证据,证明收发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24 15:23
出现保证合同纠纷时,按照担保函中约定的权利义务条款处理即可。
如果当事人出具的《担保函》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与法律规定并不悖,当事人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担保法律关系。
2022-09-13 16:42
只要能够证明相关事实的真实存在性,就可以作为起诉的证据之一,这属于法定证据的范围。询证函是由审计师(或其他鉴证业务执行人)以被审计者的名义向被询证人发出的,用以获取被询证人对于被审计者相关信息或现存状况的声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银行间函证程序》、《财政部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3号)等准则和规定的要求,函证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程序,其实质是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计单位的开户银行和往来客户发函核实求证其银行存款、借款、应收账款及其他资金往来等真实情况,对发现和防范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错误或舞弊极其重要。
2022-10-12 10:23
一般来说平常的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告知函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答复函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
2022-08-20 16:49
有法律效力。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如果是人保,担保人会签订担保函。
担保函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证函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2025-01-15 11:19
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责任,而劳动合同是可以解除的,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拿到解除劳动合同的解约函后,劳动合同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会终止,劳动合同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用人单位需要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