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建议不要自己拿着档案,自己拿着档案到时候转正定级,评职称都不可以的,档案在自己手里超过三年就成为死档了,放到人才中心,等到你找到接收档案的单位再转走。
档案放在自己手里最大的影响是:当你领取失业保险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养老保险的时候,就会和人事档案有关了,如果长期放在自己手里,有可能变成死档,会导致你工作期间所缴纳的社会保险无法享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022-11-18 16:18
个人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决:1、毕业后档案在自己手上情况,可以找学校帮忙转到人才中心。
2、毕业后档案在自己手上,封条已经拆封了的情况,需要拿着档案找原毕业的学校密封,再让学校公对公的形式转到人才中心。
3、离职后档案在自己手上是密封的,需要原工作单位公对公的形式转到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或户籍地的人才中心。
2022-08-11 10:36
学籍档案不是个人档案,个人档案和学籍档案不一样。
1、内容不同
个人档案。个人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学籍档案。一名学生在校就读所录入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基本个人信息,以及学号,入学时间,学籍情况等学校相关信息。
2、作用不同
个人档案。个人档案是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是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工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是一个人的社会面貌和政治面貌重要组成部分。
学籍档案。证明一个人的学历,受教育的经历。记录着该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在校成立获得的奖项等。
3、类别相同
个人档案包括了学籍档案,学籍档案是个人档案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是记录一个人的生活轨迹的,共产党记录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2022-09-19 16:36
每个人都有个人档案。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2022-08-12 10:55
每个人都有个人档案。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2022-12-01 09:18
个人档案丢失了可以补办。
档案丢失了只能重新补办,学籍档案丢失去学校补办,工作档案材料丢失去原工作的单位补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之规定,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