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分别是:
(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制定本法。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2022-08-09 17:01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三)记大过,十八个月;(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2022-08-09 16:54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根据《监察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政务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规定,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2022-08-09 16:53
政务处分有下列种类,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对于违法的公职人员,监察机关等机关可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照法定程序作出上述政务处分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2022-11-28 16:48
政务处分的种类有六种。
《监察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可见,政务处分决定不仅包括六种处分方式,还留有立法或法律解释的空间。
从主体来看,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对象也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
2022-08-09 16:53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期限: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行政处分的期限:1、警告是6个月;2、记过是12个月;3、记大过是18个月;4、降级、撤职是24个月。根据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个月;
(二)记过,12个月;
(三)记大过,18个月;
(四)降级、撤职,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