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当对本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领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对符合居住证办理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制作发放居住证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办法中可以对制作发放时限作出延长规定,但延长后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八条 公安机关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应当协助做好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发放等工作。
2022-11-22 09:46
一样,暂住证与居住证属于同一事务的不同表示。我国已经取消暂住证的叫法,目前统称为居住证。
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的规定:
第二条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第三条 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2022-08-11 16:03
暂住证和居住证不一样,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一是受理和签发机关不同:暂住证是由派出所受理并制发;居住证是由社区或农村乡镇受理;二是证件样式不同:居住证能重复使用,其地址、发证机关等项目能重复擦写;暂住证就不可以重复使用;三是证件有效期不同:居住证的有效期是临时或长期两种;暂住证的使用权限是固定的。
2021-03-04 14:53
申请公租房需要以下这些条件:(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2024-03-05 10:49
申请公租房的材料包括:1、当事人要提交公租房的申请书;2、申请人要提交自己的收入和财产证明;3、申请人要提供关于自身的居住、工作其它证明材料。
2022-11-29 11:02
公租房不能长期居住。
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即公租房最长的居住年限为5年。公租房是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承租人居住期限届满以后,如果有续租需要,且符合续租条件的,则可以每五年续签租房合同。第三十条规定:租赁期届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满3个月前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准予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租赁期满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拒不腾退的承租人,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签订租房合同后,应该自觉履行义务,不能将公租房私自享有或用于交易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