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注销后,不再追究单位的责任,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依旧面临处罚,一般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指在单位犯罪中,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中的个人。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05 13:48
公司注销前债权债务的处理: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理债权和债务以及分配剩余财产。清算,是为了终结现存的法律关系、处理其剩余财产、使之归于消灭而进行的一个程序,包括计算、核实等。
2022-10-28 15:55
车子停在路边被贴了交通违法劝阻书的,不扣分只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2022-08-11 11:46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司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区分注销公司时依法清算和未清算两种情形。如果在当事人起诉后,公司依法成立了清算组,依照公司法等规定进行了清算,则诉讼应当中止或者终止,当事人可以依照公司清算程序实现自身权利。公司注销的,应当成立清算小组,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022-08-09 15:02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为了防止公司通过注销恶意逃避债务,注销前必须完成清算。如果在当事人起诉后,公司依法成立了清算组,依照公司法等规定进行了清算,则诉讼应当中止或者终止,当事人向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实现债务清偿。对于同一顺序的债权公司财产不足以全部清偿的,按债权比例清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 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 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2024-04-22 10:33
1、年底欠薪;
2、加班不给调休且不支付加班费;
3、工作满一年,企业不让休年假且未支付相应工资;
4、年底离职,符合经济补偿金条件,企业却拒付补偿金;
5、年底随意调整工作岗位;
6、休了产假企业不让带薪休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