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022-10-10 10:5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什么如实告知劳动
劳动者有知情权。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022-09-24 14:40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什么认为用人单位违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
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缓减矛盾,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工会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有知情权。根据本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凡是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必须将解除理由通知工会。为了更好的保护工会的知情权,使工会能及时发挥法定职责,用人单位还必须事先提前将理由通知工会。
2024-12-29 11:04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
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
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9-21 10:42
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所提出的加班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但以下情形的加班不受太多限制:
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其他。
2022-11-30 21:31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制度。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次24小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工作时间,周六周日为周休息日。不能按前面规定统一工作时间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