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不同:公账发放的工资有一部分会用来帮助职工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但如果从私账发放职工的这两项权益就不会得到很好的保障,还可能面临享受不到社保服务和漏税的风险;
2、安全性不同:公账发放工资有迹可循,是通过正常渠道进行的,受法律保护,安全系数高,但是职工对私账的资金来源不清楚,不明白其是否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024-05-27 11:46
是。
公司一直使用私人账户发放工资是涉嫌偷税漏税的行为,但必须要有具体的偷税行为才能认定。
因为在税务核查的时候,无法通过公司账户情况查询到工资发放的情况。
但是工资用个人账户发放只要是足额按时发放,其本身是不违背工资发放的相关法律的。
2023-09-27 15:25
必须要交。工资走的公账,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社保费。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者与社保机构可以对其缴纳社会保险进行监督。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2022-09-06 14:15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一般指月工资。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一、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指月工资。
二、税后工资。
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税后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发的工资 除去个人所得税,但是包含三险一金的工资个人所得税。
2025-03-30 17:33
产假工资与生育津贴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
产假工资是基于个人在假期中的职位,在停工休息期内,由其所属的用人单位按惯例提供工资福利待遇;而生育津贴则是针对在工作期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依法缴纳了生育保险且满足津贴享受条件的劳动者,当其经济水平满足相关要求后,社会保障部门会向他们提供生活所需之金额。
假设女性员工在休假期间领到的生育津贴高于当期平均工资,那么其用人单位便不再需要为她们发放产假工资;但若津贴低于此水平,相关用人单位就需承担起补充差额的责任。
2024-12-20 10:06
岗位工资是以劳动者所担任的职务级别为基础,以各项评价要素如岗位权力、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以及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关键性等作为评定依据,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岗系数,以此为基础支付其薪酬的一种工资计发制度。
在此制度下,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取决于其所在岗位的位置,岗位成为了决定其薪酬的绝对或主要方式。
岗位工资制度是根据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所从事的不同岗位来确定薪酬,同时考虑到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据此进行薪酬支付的一种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标准通常是基于各个岗位的技术难易程度、责任程度、工作强度及工作条件等因素来设定的。
这是一种将劳动组织与工资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薪酬分配方法。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固定的工资标准,对于具有技术业务熟练程度差异的岗位,则可能会采取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用于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及其职位资格。
薪级工资的标准是由与其相对应的“薪级”来确定的,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共有65个薪级;对于普通工人也设立了40个薪级。
每一个薪级对应着一个确切的工资标准,而薪级的确定则主要依赖于“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这两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