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选他人”是我国选举制度中的一种投票方式,是指在正式候选人名单之外,另外选举其他选民或者人大代表作为代表或者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投票形式。总体而言,在肯定“另选他人”制度在有利于选举权实现的价值基础上,对于其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程序可以作进一步的完善。第一,对于采取“另选他人”形式投票的选举范围应当结合提名权行使的主体进一步限制。对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这一类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由村民、居民个人直接行使提名权的,在投票时可以采用“另选他人”形式。对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领导人员的选举,根据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主席团行使提名权的,应当禁止代表在投票中“另选他人”。第二,考虑到目前只填写另选他人的人选的姓名,很可能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指向性不够明确,可以考虑在选票印制时予以提示填写人选的工作单位或者其他基本信息,既能够避免指向不明的情形,也可以要求选民在采用另选他人方式投票时,至少对人选的情况有最基本的了解,避免随意投票、人云亦云。第三,对于通过另选他人当选的代表缺少在提名阶段充分公示信息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当选后除公布代表名单外,再公布相关简历信息,并在相关代表活动中加强与选民的沟通交流。第四,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应当在审查程序中对于另选他人方式当选代表的资格条件进行认真审查核实,包括其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是否存在贿选等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接受境外机构、组织、个人提供的与选举有关的任何形式的资助以及其他当选无效的违法行为,如果存在上述情形,可以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由人大常委会根据报告确定代表的当选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四十一条 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2022-09-26 16:09
“另选他人”是我国选举制度中的一种投票方式,是指在正式候选人名单之外,另外选举其他选民或者人大代表,作为代表或者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投票形式。
对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领导人员的选举,根据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主席团行使提名权的,应当禁止代表在投票中“另选他人”。
对于通过另选他人当选的代表,缺少在提名阶段充分公示信息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当选后,除公布代表名单外,再公布相关简历信息,并在相关代表活动中加强与选民的沟通交流。
2022-09-09 15:51
实行普遍、 平等、 直接(或间接)选举和秘密投票等选举原则。
一、普遍选举。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普遍享有选举权。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平等选举。选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指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间接选举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上一级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
三、秘密投票。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2022-08-10 09:55
1、2021村两委换届最新规定参选者年龄为18周岁,且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参选者户籍在本村,为本村村民;2021村两委换届最新规定,参选者不一定是党员,但个人能力突出,在村里有一定威望;参选者个人品德高尚,为人处事大方得体;参选者具备一定能力,如退伍军人,返乡企业家,大学生;
2、2021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拉票贿赂、随意承诺的;造谣诽谤、说情打招呼的;寻恤滋事、干扰换届的;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私分乱发、强行占有的一律从严处理,依2021村两委换届最新规定取消候选人资格,已经当选的当选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3、2021农村换届选举新政策执行2推1选、3公3无、一刀切制度。支部书记的产生,地方选举最土办法进行推选,即2推1选;3公即公平,公正,公开,3无即无公示,无虚假,无不透明流程。
2022-08-11 11:32
从我国的宪法等相关法律来看,享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年龄限制的十八周岁。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够真正行使选举权还有一些限制,比如需要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其次是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还有需要心智完全,依照我国有关规定,患有精神疾病而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过委员会的确定,就不会列入选民的名单中。
2022-08-09 15:01
“2021年村干部换届选举新规定如下:
1.受到相关行政处分,并且还在处分监察期内的不能进行选举;
2.三年中有违法行为被追究刑责的,或者目前仍在接受相关单位质询的不能进行选举;
3.在农村换届选举前三年,确认违法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能选;
4.现任农村干部任职期间,有2年经过考核不达标的不能选;
5.现任干部出现严重的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人,不能选;
6.参加过国家认定的非法组织或长期沾染黄赌毒等一些劣习的不能选;
7.干扰正常农村选举环境,贿票以及操纵选举行为的人不能选;
8.对于长期侵占集体利益,损害群众权益的,违法相关的制度造成农村集体遭受损失的不能选;
9.其它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