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司法制度中,若对于二审结果存在异议,则无权进行三审上诉。 我国所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即任何经由第二审程序作出的判决以及裁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与裁定,均为最终的具有约束力的裁判。 然而,当事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于已生效的判决及裁定,仍享有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交申诉请求的权利。
对二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进行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一案不二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诉讼法规则,同时也被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的诉讼法律所公认和确立为一项基础性原则。 具体到“一事不再理”的含义,它强调的是,在实际案件中,当事人不能对同一事务或同一法律关系进行两次诉讼活动;同样地,针对法院而言,只要对原有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法律关系已做出有效裁判的案件,那么当再有相似事件出现时,不得再次对相同问题作出裁决。
当事人对刑事二审不服的,是不可以再上诉的,但是可以提起申诉。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审不服不可上诉三审。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二审上诉律师费收取费用如下: 1、无财产争议案件: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在6000—100000元之间协商收取; 2、外地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律师费收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一般情况下,刑事二审中是被告一方上诉的,刑罚不会加重。上诉不加刑是对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刑事案件,上诉审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的诉讼原则,旨在解除被告人的顾虑,保障其依法行使上诉权,以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进行再审由人民法院决定。
关于宣告案件受理及应诉通知书的告知: 当法院开始审理民事案件时,会提前至开庭前三日向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者发出相关通知文书。 对于需要公开审理的案例,法院会公示当事人的姓名、案件缘由与开庭时间以及场地的详细信息。 若涉及二审案件,需优先考虑采取开庭审理方式进行审理,同时,如果人民法院决定改为书面审理,那么也应该在审理过程中讯问被告人情况,并且要征询其他当事人、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等各方专家的意见。 因此,如若您身为被告身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有可能将会对您进行讯问,并及时通知到各位当事人,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并尽可能争取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等各方专家的意见。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不得上诉或抗诉;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