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公司的餐补一般按以下形式发放:内部食堂承包给个人经营,企业按职工就餐的次数定额进行结算;企业自办内部食堂,每月拨款给食堂,职工无标准餐;企业没有食堂,按月按标准以现金形式发放餐费补贴,职工自行就餐;其他。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属于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认定员工与公司之间到底是劳动关系或是劳务关系,并不是仅仅看签的是什么合同,而是要综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单位是强者,劳动者是弱者。而与劳动关系相近的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4)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民法典》的合同编。 (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企业是需要法律顾问的。 1、但凡是从事民商事活动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需要法律顾问。 2、法律顾问运用法律知识处理权利的取得、转让、交易、许可使用,合同的订立、履行,商务谈判等方面, 3、聘请法律顾问一方面为了防范法律纠纷,减少纠纷。 另一方面确保在纠纷发生时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法律地位。
劳动合同不能用别人公司的,用人单位应当用自己的劳动合同和劳动者签订,但劳动合同内容条款可以借鉴其他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公司和个人都可以申请工伤。如果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并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没有照做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因恶意举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公司要进行变更经营范围的,可以按照下列流程来操作: 1、当事人持相关材料向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请,初审通过后,填写相关通知单。 2、当事人提交相关通知单后,要提交申请材料由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核实,出具《企业登记材料需要核实事项告知书》,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3、拿到核准之后,到相关窗口办理新的营业执照,同时也要变更公司的税务登记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