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不在所在地一般不能土地确权,但非本村集体成员通过继承父母宅基地上的房屋,而占用了农村宅基地的可以确权。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土地确权后是可以调整的。 土地确权后,当事人可以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管理部门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 1、申请变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事人应当提交变更申请书; 2、变更后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其他证明材料; 3、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相关资料。
土地确权少地了的处理方式是: 1、权利人发现少地时及时提出,并可以向工作人员提出重新测量的要求。 2、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权利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处理要求,要求重新丈量土地,直到面积正确为止。 3、如果测量后发现实际面积确实少了,权利人可以申请采取后期补偿的方法,要求补足。如果集体无法调整的,可以不调整,维持现状。 4、如果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村里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土地和山林,承包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是个人合法财产,所以不能完全用于继承。 但是承包是家庭户为单位承包的,如果在承包期内,子女和父母是当初承包时的共同承包人; 而且子女户口也在该村,且没有另外取得承包地的,这种情况下子女可以在父母死亡后、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耕种。
土地确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争议事项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双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人民政府处理,由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3、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准备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村土地确权多余土地的处理是:村民一户拥有二处以上宅基地且满二年未转让其多余住宅的,村民委员会可以向乡(镇)土地管理机构提出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申请,经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收回,统一安排使用。村民因继承取得的,不在此限。
土地确权该找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土地权属争议,由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或报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下达处理决定。
农村土地确权的档案整理如下:一.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及时补充变更材料和原始记录;二.档案整理及时跟进,协调各方力量同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次复查。
农村征地土地补偿款这样分配: 1、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3、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 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