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政府最新颁布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即国家规定的3天假期外,北京又单独增加7天,所以现在北京婚假天数为10天。
可以一起休假,但雇主有权安排年假,而雇主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一起休假。《员工带薪年假条例》中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和工作的具体情况,考虑职工的意愿,统筹安排职工的年假。年假可以集体或分阶段安排在一年中,通常不安排在整个一年中。由于工作的特点,确实有必要全年为员工安排年假,单位可以安排一年。
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
再婚是享有婚假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资,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克扣。 且前述所称的婚假,并未限制再婚群体,即再婚的劳动者可以依法享有法定婚假。
公司没有婚假的规定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劳动者结婚后,主张休婚假的,用人单位应该安排婚假,如果不安排,就是违法的行为。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婚假是三天。 法律上规定,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而且大部分省已经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 婚假主要是员工结婚可依法享受的假期。 婚假是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
职工法定婚假为一至三天,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奖励额外婚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另给予路程假。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请婚假要结婚证原件,一般用人单位需要复印作为已休婚假的凭证。 1.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丧是每个劳动者都会遇到的情况,劳动者婚期间,给予一定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请婚假的手续各个用人单位规定不一,一般的请婚假手续很简单,只需要向自己所在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提交休婚假的申请书。又或者直接在用人单位的人事部填写申请休婚假的婚假条。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女性为20岁,男性为22岁)办理登记手续并正式结为夫妻者,将有机会享受婚期为三天的福利待遇。 2、无论结婚时男方或女方是否正在异地工作,如果路程遥远,考虑到路途的艰辛,另将酌情额外给予路途假。 3、若在享受探亲假(至父母处探望)的同时完成婚姻大事,无需再另行申请假期。 4、婚期中所包含的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均属此列。 5、只要符合以上所有条件,劳动者有权享受婚假这项权益。 任何企图以契约形式在劳动合同中取消或削弱劳动者享有休婚假的权利之行为,皆视为无效条款。 换言之,倘若用人单位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婚假权,那么相应的劳动合同条款将视为无效。
休婚假的时间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将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也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可享受法定婚假。 在婚姻和休假期间,工资即带薪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规定的最高婚假3天外,给予7天的额外假期。如果一个晚婚的人住在一个城镇,但没有工作,或者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相应的晚婚奖励通常是由居委会或镇政府给予的。晚婚人员是私营企业职工的,用人单位还应当给予婚假,与国有企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