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劳动仲裁没去多久撤销

劳动工伤 2025-03-21 11:20 标签: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中未出庭的后果取决于当事人的身份(申请人或被申请人):

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可重新申请仲裁(需在仲裁时效内);

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仲裁可缺席裁决,裁决生效后无法仅因未出庭要求撤销,但符合法定撤销情形时(如程序违法、证据伪造等),可在收到裁决书后30日内申请撤销。

一、申请人未出庭:视为撤回申请
后续处理

可重新申请仲裁:撤回申请后,仍可在仲裁时效期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重新提起仲裁;

仲裁时效中断:原撤回申请的仲裁行为不导致时效中断,需确保重新申请时未超过时效。

示例小明因公司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但开庭当天无故未到庭,仲裁委按撤回申请处理。小明在1年时效期内可再次申请仲裁,但需重新提交材料并等待排期。二、被申请人未出庭:可缺席裁决1. 法律后果被申请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仲裁庭可缺席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终局裁决)或进入执行程序(非终局裁决)。2. 能否撤销裁决?

缺席本身不构成撤销理由:被申请人未出庭不影响裁决效力;

法定撤销情形:若裁决存在以下问题,用人单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30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劳动者无权申请撤销):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

违反法定程序;

裁决依据的证据系伪造;

对方隐瞒关键证据;

仲裁员受贿或枉法裁判

示例某公司未出庭导致仲裁败诉,但发现仲裁员与劳动者存在利益输送,可凭证据在30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三、关键操作指引1. 申请人未出庭后的应对

核实时效:重新申请仲裁前,确认未超过1年仲裁时效;

补充证据:针对原争议补充完整证据链(如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

避免再次缺席:确保收到开庭通知后按时到庭。

2. 被申请人未出庭后的应对

审查裁决合法性:收到裁决书后立即核查是否存在程序违法、证据造假等法定撤销事由;

及时申请撤销:若发现法定撤销情形,务必在30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附证据);

执行风险:若未申请撤销且未履行裁决,可能面临法院强制执行(如冻结账户、列入失信名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张学研律师

张学研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债权债务 刑事辩护 经济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