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强制性加班,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该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也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2024-10-26 09:56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此外,《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2024-09-05 10:08
保安公司强制加班,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2022-11-26 11:46
工厂强制性加班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2022-09-20 09: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加班工资不低于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支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如未按劳动法履行责任,员工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起诉追讨加班工资。
2023-04-12 17:15
起诉离婚的要件是:1、当事人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2、起诉离婚的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3、起诉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4、男方起诉的,女方不是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