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2、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视听资料,其形式和来源要符合法律规定;3、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人证言,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022-08-12 11:27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2025-04-03 16:50
关于举证期限确立的长短问题。由于劳动仲裁争议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目前在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实践中,各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做法不一致。有的仲裁委规定可以在开庭前提交证据材料,有的规定最晚在开庭前一天提交。有的开庭之后提交仲裁委员会也收。
2024-06-03 14:02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适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但是特定情形下需适用举证倒置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022-10-13 14:25
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5、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7、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2022-11-21 14:11
劳动仲裁代理词无法定的固定格式,但书写格式又比较规范,但有大体通用的文章结构,一般的代理词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首部,每一份代理词都应有一个确切的标题,标题应反映案件性质和所代理的当事人在案中的地位(二)序言,序言亦即开场白,要尽量简洁,重点在代理意见部分。(三)正文,正文是代理词的核心内容。这一部分应根据具体案情、被代理人所处的诉讼地位、诉讼目的和请求以及被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其内容。(四)结束语,
本部分是归纳全文的结论性见解和具体主张,为被代理人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