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严格来说停职检查还不算处分,还属于检查阶段,怎么处分,是检查之后的事。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停职案应当写明撤职对象和理由,即提出停职案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这种理由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为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二是认为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二十三 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 (一)拒不执行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应当予以纠正的; (二)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 (三)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 (四)录用、任免、奖惩决定明显不适当,应当予以纠正的; (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六)需要给予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问责处理的; (七)需要完善廉政、勤政制度的; (八)其他需要提出监察建议的。
2022-08-10 11:29
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严格来说停职检查还不算处分,还属于检查阶段,怎么处分,是检查之后的事。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停职案应当写明撤职对象和理由,即提出停职案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这种理由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为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二是认为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2022-08-10 09:19
1、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2、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3、后果不同: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而开除公职则属于行政处分中最严厉的处分,指开除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队伍,此后将永远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2025-01-04 11:14
普通侵占与职务侵占的区别:
1.主体不同。普通侵占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职务侵占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侵犯的客体不同。普通侵占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职务侵占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022-09-09 14:02
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根据这一规定,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要成为作者的条件是: 一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创作,即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负责组织该项创作,而不是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自发进行;二是创作思想及表达方式代表、体现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三是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而不是执笔人负责。 职务作品是指机关、社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完成该单位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2022-08-12 11:27
表见代理与职务行为的区别有:一是职务行为实质上一般为有权代理行为,表见代理实质为无权代理行为。职务行为中,除了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职务代表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在权限之内,其他职务代理行为的认定则要求行为人必须在其职务权限之内。二是职务行为一旦成立,其法律后果由单位承担,若相对人选择向行为人主张权利,法院当驳回其诉讼请求;表见代理即便成立,相对人选择向行为人主张权利,法院亦可根据情况支持其诉讼请求。三是职务行为制度侧重于保护行为人,表见代理制度侧重于保护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