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撤销之诉的诉讼时效是1年。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为:债权人知道撤销原因的,自知道之日起,撤销权之诉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债权人不知道撤销原因的,自诈害行为发生之日起,为五年。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022-08-09 15:03
撤销权作为债权人的一项自保工具,对债权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具体执行上却有不少的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债务人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1、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2、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2022-08-11 15:41
债务人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
(1)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2)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8-11 11:45
第三人撤销之诉,即为第三人因不能归贵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2025-03-27 09:25
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发生的事由
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这些因素通常是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而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是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这些因素是权利人可以控制或者预期的。
2、发生的时间
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这意味着在中止之前,诉讼时效期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而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包括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之前。
3、法律效果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果
2022-08-24 10:45
该意思为当事人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以原告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理由并不成立。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适用出斥期间的法律规定,出斥期间不存在时效的中断,中止等情况。
这就是合同撤销之诉的诉讼时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