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的基数是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二条 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022-08-09 16:14
工会经费是按应发计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因此,工会经费是按照实际发放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为计税依据。
2023-02-23 08:35
工会经费计税依据是应付工资薪金总额。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工会经费一般来源于:1.会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规定交纳的会费;2.工会举办的事业的收入;3.行政方面根据工会法的规定拨交的经费;4.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的补助。在基层工会,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包括群众活动和事业方面、工会建设方面和工会行政工作方面,在县以上工会,工会经费开支范围还包括有国际活动方面和基本建设方面。另外,工会经费开支还包括基层工会上交经费和县以上工会对下级工会补助支出两个方面。
行政拨交工会经费是国家以立法形式维护工会权益的具体表现,因此,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强制性。行政拨缴工会经费是法律规定的,因此必须执行。
2.无偿性。企事业、机关的行政方面向工会拨缴经费是无偿的。拨缴工会经费是国家为了支持工会履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不需要偿还。
3.固定性。行政方面每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经费,这是法律固定下来的,具有长期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的描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4-08-29 11:40
工会经费是按照应发工资计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这里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但这个总和是应发数,并不是扣除了社保、公积金、个税等之后的实发数。因此,工会经费的缴纳基数是应发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
2022-08-11 13:58
工会经费是不需要计提的。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工会经费的来源: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
2022-08-31 08:46
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是2%。
行政方面每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经费,这是法律固定下来的,具有长期的法律效力。
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6%计提,这6%中,2%上缴上级工会,4%打回到指定的企业账户,这是地方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