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保管。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订立或者变更后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如果具有农村户口的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劳动争议纠纷可以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满足下列条件: 1、申请仲裁人应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2、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是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的劳动争议; 3、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 4、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利是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就没有保障。依据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劳动合同违约金纠纷的处理途径如下:1.协商协商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仍然可以申请仲裁或起诉。 2.调解解决劳动争议中的调解,主要由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 调解达成协议后,争议双方应自觉履行,但没有强制执行力。 3.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在我国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的。 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劳动监察局的职责主要有: 1、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劳动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贯彻执行。 2、负责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和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负责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的审理工作,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系统健康运行。 4、负责企业欠薪保障金的受理及审核工作,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务派遣、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 5、负责对行政处理、处罚案件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作。 6、负责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管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本区外国人就业监管工作。 8、负责牵头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报劳动工伤需要以下手续: 一、劳动者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应当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后,发现符合工伤条件的,应当作出工伤认定; 四、劳动者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就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不是的。非全日制的劳动合同不需要备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现行法律并未规定需要去劳动局备案,备案不是必经程序。
职工发生工伤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检测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