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发不退不算违法。但属于不当得利,用人单位要求退还的,应当退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023-06-09 16:45
工资拿不回来报警作用不大。对于经济上的纠纷,应当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这属于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范围。如果用人单位拖延或者不发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2-09-26 10:29
工资多发了3000不退有责任,用人单位要求退还的,应当退还,否则属于不当得利,如果拒不返还对方可以起诉。
当事人没有退还的话,可以先协商解决的,金额小的不退公司可能不予计较;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2022-10-10 14:48
工资多发了3000不退是不当得利,用人单位因为工作失误多给劳动者发放了工资,劳动者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用人单位要求退还的,应当退还。拒不退回多发的工资,符合侵占罪构成要件的,涉嫌构成侵占罪。(一)侵占罪的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二)侵占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三)侵占罪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四)侵占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2022-08-19 14:55
工资多发不退不能报警。工资多发不退,属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工资多发,用人单位要求退还的,应当退还。用人单位因为工作失误多给劳动者发放了工资,劳动者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当得利。
2022-09-23 15:09
1、给离职的员工多发了工资,如果金额不大的话,可以与该员工取得联络,协商退还多支付的工资。
2、如果多发的工资比较大的话,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法院,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如果拒不返还的,可能涉嫌侵占罪,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