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孕妇的,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应一并发放。 4、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员工在哺乳期内被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每满一年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其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应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怀孕的妇女能不能羁押看具体情况来判定: 1、正常情况下,为了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对怀孕的妇女不予羁押,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进行控制。 2、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需要羁押。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与孕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孕期女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
如果您身为一位正在接受在职孕妇待遇的工作者,那么您有权利向雇主申请以下四种赔偿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首先是针对企业非法解除劳动关系而对您进行赔偿的方案,该方面的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额相当于正常情况下2倍的经济补偿金; 其次是在您处于怀孕、生产以及哺乳阶段的期间内(通常被简称为“三期”)所应享受的额外薪资待遇; 再者是涉及到你的基本工资以及加班工资的问题,这两大方面的费用应该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向您结算;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对于经济补偿的计算准则,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劳动者每满一年的工龄,都将给予相应的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但若单位解雇了孕期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女员工,则应按照一年的工龄来计算;而未满六个月的员工,其经济补偿金额将以半个月的工资为准。 若该员工依然处于享有哺乳假期的状态之中时,却遭到了公司强制性的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是,每满一年的工龄将可以得到两个月工资的额外经济赔偿金,其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也应当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执行。
怀孕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单位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错性理由或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这意味着,即使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劳动者存有过错的情况下,合法的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怀孕期间公司不可以随意调动职工的工作岗位,调岗需要经过劳动者本人的同意,并且要基于保护女职工的原则; 也就是说如果怀孕女职工不能胜任、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当在减轻劳动量、改善相应的工作条件的基础上为其调整岗位,安排其他劳动。 单位不得将怀孕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怀孕问题不是法定的必须向单位报告的事项,所以员工入职隐瞒怀孕是不违法的。 而且员工怀孕是其个人隐私,因此不属于劳动者必须如实说明的内容,其有权不予告知,并且怀孕是女性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人权,企业不得以怀孕为由辞退员工。
怀孕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如果用人单位同意则可以立即离职。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的需要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否则应当赔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单位领导不签字批准,也可以在通知期间届满以后离开原单位。 单位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申请劳动保障监察,要求单位履行法定义务。 劳动仲裁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当事人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仲裁审理。 一、当事人申请:当事人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证据。
辞退怀孕入职职工不合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1、怀孕期间不能治安拘留。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七十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